在税务信息化的时代,通过大数据分析后进行的税务稽查已为大家耳熟能详,而由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则一直是小概率事件。从笔者今年所服务的客户情况来看,由税务举报而引起的税务稽查明显较之往年有所增加。笔者将应对这类税务稽查的经验分享如下:
税务举报的信息来源
(1)内部员工举报。这类举报往往缘于企业内部员工对晋升、调岗等不满,进而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向税务机关进行税务违法举报。这类税务举报在实践中发生频率最高。
(2)职业举报人为奖励而举报。根据《检举纳税人税收违法行为奖励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检举的税收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立案查实处理并依法将税款收缴入库后,对检举人计发奖金最高可达10万元。
(3)竞争对手举报。如2011年森马服饰在上市前被森马离职员工举报偷税,森马服饰董事长表示该举报为竞争对手捣鬼。这类举报极易发生在公司拟上市前或正在上市期间,通过举报,可能导致拟上市企业无缘上市,已上市企业的声誉受损。
(4)经济纠纷举报。在经济纠纷中,如果通过正常合理的渠道无法解决,则可能会将税务举报作为一种解气报复的手段。
(5)情感纠纷举报。如在2012年,一对夫妻因情感纠纷,妻子实名向长沙市芙蓉区国税局稽查局举报丈夫及其公司涉嫌偷税漏税。
(6)股东纠纷举报。公司股东由于利益关系开始产生隔阂,如果双方未能妥善控制和处理,则可能进一步加大矛盾,从而引发一方股东举报偷税。
税务举报下企业应对策略
企业需要高度关注税务举报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为此需注意:
-
- 避免盲目相信税务关系。在税务举报引发的稽查中,通常需要给予举报人案件处理回复。一些企业在处理过程中,错误认为只要“搞定”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以轻度处理方式回复举报人即可。须知,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有可能引发举报人员多次举报甚至连带举报税务人员的风险。
- 资料提交应审慎。在税务举报引起的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对举报事项的稽查通常会比其他情形下的稽查更为严厉。为此,企业应积极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及时提交税务机关要求的相关材料。但在配合过程中,企业尤其需要注意,所提交资料的不恰当性很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税务稽查。因此,企业应对将提交给税务机关的资料进行重点审核和风险评估。
- 政策逻辑把握要准确。在应对这类税务稽查过程中,对税务机关的事项定性要进行税收政策适用性的分析。因为税收政策的复杂性,加之举报所带来的压力,税务机关采取的税收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执法人员,从而出现定性不完全正确的情形。为此,企业应仔细分析相关业务实质,准确掌握相关税收政策,有理有据和税务机关进行沟通。
- 运用必要的税务稽查应对技巧。这些技巧通常包含但不限于分析举报背后的逻辑、举报信息渠道的可能来源、税务机关的关注点、引发的税务后果等等。
税务举报预防性措施
大多数税务举报信息准确度高,被举报企业在稽查结束后基本都需要补税,对股东及企业带来的税务影响较常规的税务稽查影响更大,为此更需要企业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规避或降低税务举报带来的税务风险。
(1)税务举报预案。企业在日常管理中要对可能引发税务举报的事项有预案。如合理进行内部人员管理、建立信息隔离机制、纠纷妥善解决机制、信息披露审核机制等,避免因内部员工纠纷、经济纠纷处理不当等原因引发税务举报。例如一些公司对于信息管理非常严格,在权限设置、邮件外发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尽可能将信息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可以大大降低信息外泄的风险。又如,在和外部发生纠纷的情形下,要妥善考虑纠纷本身是否存在税务瑕疵,否则容易成为对方税务举报的把柄。
(2)引入内部税务专家或聘请外部顾问提升税务合规水平。为防范举报税务风险,企业需要进行全面性的税务合规。根据我们服务客户的经验,企业经常发生的情形是:由于企业内部缺少专门的税务专家,而内部财务人员长期从事财务工作,容易忽视财务视角和税务视角的差异,往往从财务视角理解企业的税务合规性,从而造成对税务合规的错误判断。防范税务举报的最好方法就是招聘专业的内部税务专家、引入外部机构进行专门的税务合规检查及税务顾问咨询,提升企业的税务合规度,降低被举报稽查的风险。
志霖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段从军
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36号
环球贸易中心C座20层2001-2007 邮编: 100013
电话 : +86 186 1130 1382
传真: +86 10 8400 4936
电子信箱:
congjun.duan@zhilin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