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线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

0
734
China-introduces-world’s-largest-carbon-trading-market-中国上线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

着首笔16万吨碳排放权交易于7月16日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完成,中国此前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正式扩展至全国。中国希望借助推行市场化定价机制,来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碳交易机制下,公司通过买卖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权,从而激励它们节能减排。业内翘首以盼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涵盖了每年排放40亿吨以上二氧化碳的逾2000家公司,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排放权交易市场。

Ben-McQuhae,-Ben-McQuhae-&-Co
Ben McQuhae
Ben McQuhae Co

电力行业是推行碳交易的第一阶段。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资料,电力行业占全国41%的二氧化碳排放。“电力公司的碳排放量较大,且他们的产品相对同质化,”中伦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周亚成说。

“电力公司有完备的数据测量仪器和标准化的数据管理系统。因此对他们而言,核查数据相对简单,配额管理也比较方便。”

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的驻北京合伙人吕康毅认为:“中国新ETS的优势在于其规模和灵活性。”该计划采用不同于传统限额交易模式的弹性排放上限(FEC)机制,会根据参与者的排放强度和排放量,以及系统下的总排放量每年进行调整。吕康毅认为这一点“给了政府较大的微调空间”。

然而,FEC并没有为不温不火的国内碳市场注入显著的交易活力。“FEC非常繁琐,而且或许是为了鼓励申报和自愿合规,目前的惩罚力度较轻。这两点共同造成了当前交易价格偏低、贸易活动低迷的现象,”吕康毅说。

吕康毅,-Lui-Kanyi-品诚梅森-Pinsent-Masons
吕康毅
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

“不过,鉴于中国已经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我们相信碳交易市场很快就会加强管治,特别是强化法律和监管,为参与者提供更多指导和明确方向。”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简称“港交所”)绿色及可持续发展金融主管许淑娴认为,需求疲软亦是由于缺少外国投资者和未来产品所致。这对香港来说是打造大湾区区域性碳交易中心的大好时机。

许淑娴说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正在积极寻求通过“债券通”及“沪深港通”的投资渠道,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内地碳市场。

“中国的脱碳计划涉及巨额的绿色资本,能吸引到大量海外投资,” 主打可持续的香港精品律师事务所Ben McQuhae & Co的创始人Ben McQuhae说。“我们认为碳市场是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绝佳机会。目前来说,碳市场还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比如价格发现和期货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市场功能。”

于8月9日通过亿利资源购买近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后,Ben McQuhae & Co成为首位购买中国碳信用额的境外买家。

周亚成-Zhou-Yacheng-中伦-Zhong-Lun
周亚成
中伦律师事务所

“鉴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愈发关注公司的ESG表现,企业迟早要制定脱碳策略,届时碳信用额就会发挥作用,”McQuhae说,“认识到这一点并诉诸业务策略的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甚至可能在低碳服务和产品需求的增长中觅得套利机会。”

律师们认为,随着更多高排行业被纳入碳交易计划范畴,相关企业应为日后的碳合规做好准备。

“第一批参与者仅包括发电厂,却已经占了全球碳排放的20%,” 吕康毅说,“ETS将扩展到石油化工、化学、水泥钢铁有色金属纸浆等建筑材料和航空领域,届时将覆盖中国70%的碳排放。”

“超过90%的当前参与者都是新参与者,所以必须要给所有利益相关者一定的学习时间,”他说。

周亚成指出,重点排放单位应主动了解碳排放交易系统的规则和流程,包括配额分配、编制核查绿色气体排放报告、参与交易、碳排放配额清算、信息披露,以及监管和惩罚措施,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相关的合规管理。“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尽早着手准备,避免因违反碳合规而受到处罚,或为履行清算义务而付出更高成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