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0
1480

国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根据新规定,除了在个别情况下,公司不得继续通过劳务派遣单位(如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中智公司等)聘用劳动者。该修正案将于2013年7月1日起实施。劳动合同法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在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生效之前,许多劳动者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因此无法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劳动合同法》最初的立法意图是希望有尽量多的劳动者与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因为这样可以给予劳动者更多的法律保障并降低他们滥用权利的风险。

不过,由于《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规定措辞模糊,并且没有规定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惩罚措施,结果反而出现了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为了降低工资成本以及用人单位责任(也是为了避免总公司规定的职员人数限制)。据中国官方媒体报告,2011年,劳务派遣用工人数激增到3700万人(尽管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这一人数高达6000万)。由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出台,许多被派遣劳动者将不得不被转为直接聘用或者被解雇,这对经济和社会都影响巨大。

重要修改

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有以下重要
变化:

  • 用人单位必须直接聘用大部分员工,“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原《劳动合同法》仅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以上工作岗位上实施。
  •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三个关键术语进行了界定:
    • “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
    • “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 “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在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其他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 用工单位实施劳务派遣用工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以广东省出台的管理规定草案为例,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30%。
  • 用工单位必须支付被派遣劳动者与直接聘用的同类岗位劳动者相同的劳动报酬。
  • 用工单位违反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将以每人最多人民币一万元(1600美元,是以前罚款数额的两倍)的标准处以罚款。《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劳务派遣用工数量超过限制比例的将会被处以罚款。
  • 希望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公司现在必须获得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许可,并且注册资本要求提高了四倍到人民币二百万元。如果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将被处以最高为违法所得五倍的罚款;如果没有违法所得,将被处以最高达五万元的罚款。而之前法律规定的罚款数额要低许多。bld2

公司注意事项

公司在分析《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本公司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 公司应当对所有实施劳务派遣用工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并且可能必须要与部分或全部被派遣劳动者直接订立劳动合同。
  • 核查劳务派遣单位是否有正规的行政许可。通过未经许可的劳务派遣单位聘用劳动者可能会被视为违法行为,公司可能会被处以上述罚款。
  • 如果公司无法证明被派遣劳动者所在的工作岗位是可以实施劳务派遣用工的,公司有可能会面对被派遣劳动者声称与本公司有事实雇佣关系的风险。据报道,今年一月初第一批有关劳动争议已经提起诉讼。
  • 公司应当就临时性工作岗位(现在限定为不得超过六个月)与劳务派遣单位重新进行劳务派遣协议谈判,这些协议基本上都约定了两年的派遣期。
  • 关注当地发展情况,因为地方政府有权决定绝对限制实施劳务派遣用工以及其他的条件。
  •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没有提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目前,法律要求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必须通过人才中介机构聘用中国劳动者,因此对劳务派遣的新规定可能不会也无法适用于外国公司常驻代表机构。不过,最高人民法院现在正在起草新的司法解释指导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最近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可以直接与中国雇员订立劳动合同。如果正式颁布的司法解释仍然保留这一条款,那么有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需要决定是否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适用有关劳动派遣的新限制。

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及法院是否会真正执行新规定还有待观察。此外,还需要出台有关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取得行政许可的条件以及绝对限制实施劳务派遣用工。

《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中部分措辞模糊,过渡性条款以及不溯及既往原则为以后进行解释留下了空间。

由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数百万的劳动者以及各级政府面临的风险都非常高,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务派遣用工仍然会是战火纷飞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