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企业来说,疫情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轻装上阵,重头再来的可能。王雪晴为您解读中国破产和重组领域的最新进展

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乐视网曾在2015年创下1700亿元的市值历史高点,如今却负债逾百亿并被强制退市。其创始人贾跃亭因为乐视系公司提供个人担保而负债累累,但学习会计出身的他决心用个人破产这一法律工具自救。

5月21日,贾跃亭基于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的个人破产重组方案获得了加州中区破产重组法院的最终确认和通过。

尽管曾被美国司法部下属受托人办公室(US Trustee)指责“持续地进行不诚信行为”,但贾跃亭利用个人破产制度这一行为本身还是为身陷囹吾的企业家提供了借鉴。在中国,由于国家层面的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破产”成了许多企业家抵触的词汇,“中国的破产法是半部破产法”的说法由此而来。

“[民营]企业对外融资基本上都有实际控制人做个人连带担保。这导致即使企业可以通过破产清理债务,但企业家本身的担保责任很难在企业破产过程中得到免除,”植德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张文良说,“没有解决个人破产问题,大量民营企业家很难彻底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浙江省、江苏省的地方法院近来已开始试点具有个人破产实质功能的个人债务集中清理案件制度,而近期《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征求意见稿)》在深圳市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意味着全国首个个人破产立法将可能在深圳实现。

中伦律师事务所上海办公室合伙人乃菲莎·尼合买提认为,这一立法趋势反映出实践先行、自下而上的立法思路,通过总结和归纳试点地区的优秀实践经验,指引全国性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构建。“个人破产制度的出台或许将早于各界此前的预期,”她说。

由于民营中小型企业在疫情中首当其冲,个人破产作为一项旨在拯救“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的制度,近来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企业家因公司破产而陷入财务困境,而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破产甚至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涌现。

据《法制日报》和新华社报道,全国法院2019年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包括破产重整)8436件,同比上升14.8%;审结4500件,同比上升174%。单上海一地去年全年共审理破产案件750件,同比上升83.4%。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都处于一个信用宽松的环境中,不少企业发展粗放,通过大量的并购和负债来扩大规模,”张文良说,“而在整体信用环境紧缩后,一些企业由于存在大量‘短债长投’的情况,经营净收入覆盖不了财务成本,而爆发一系列问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今年的疫情或成为压垮一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面临财务困境时,企业都有哪些出路?参与破产案件的各方应如何为自己争取权益?

You must be a 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 to read this content, please 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 today.

For group subscribers, please click here to access.
Interested in group subscription? Please contact us.

你需要登录去解锁本文内容。欢迎注册账号。如果想阅读月刊所有文章,欢迎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

已有集团订阅,可点击此处继续浏览。
如对集团订阅感兴趣,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