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雪改变了一家世界级大型跨国公司中国法务部门的运作模式。他向全伟忠(John Church)讲述了其办事策略和工作哲学
当赵晓雪在2010年年中加入惠普,成为惠普大中华区总法律顾问之时,他有着一份光鲜夺目的履历:四年的谷歌大中华区法律部法律总监,六年的思科公司法务顾问,为思科香港和内地业务提供支持。
从表面来看,赵律师选择高科技通信领域的大型企业似乎是出于精心的职业规划,而其实不尽然。“我走上这条路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机缘巧合。都是时机和机遇使然,”他说。
赵晓雪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四川大学获得本科学士学位,之后作为对国家资助学费的回报而留校任教数年。
1988年,他前往美国深造。在那里,我们发现,恰恰是他谈到的机缘巧合影响他迈入了法律职业生涯,转攻法律的决定据他而言是缘起于他与陌生人的一席交谈。
“到美国后,我先是拿下了美国历史专业的硕士学位,”他回忆说。“我遇到了一位年长的第二代美籍华人……我正在找二手车,他给了我一些指点,然后我们就相熟了。他说‘我认为你应该学法律。历史研究的是故事,而法律研究的是案件的故事’。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试一试,于是就上了圣路易斯大学法学院。”
赵晓雪在1991年开始攻读法律博士课程,1994年毕业后进入了当地一家主攻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律所 Armstrong Teasdale。
“在我看来,时机意味着一切。中国市场当时正在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我所在的律所当时协助安海斯-布希公司收购武汉一家中德合资公司。我参与了该项目中与中国有关的交易,以及部分美国本土交易和拉美的一些国际交易。”
“不知不觉,我的律师生涯步入第三个年头。这时候有一个机会让我得以加入马可尼通信公司中国区法律部门。没过多久,公司意识到需要有人在中国当地开展工作,于是在1998年把我调到北京。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担任跨国公司的内部法律顾问,从谷歌、思科到如今的惠普。”
与赵晓雪的访谈中,像时机、机遇这样的字眼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但一切也许绝非偶然。或许从一开始推动他的正是他善于发现机遇、积极求变而充分利用机遇的开放心态,这种心态驱使他从密苏里的旧车市场一路走到职业生涯的顶层。
可以肯定,有一点绝非偶然而且正是精心规划的结果,那就是这位自力更生读完大学的成都大学生一手改变了惠普中国法律部门的运作方式,成功破除了“大公司”心态的桎梏,实现了他建立真正一体化法律团队的目标。
赵律师解释说:“在我来到之前,惠普的中国法律团队分成两个小组:商务合同组,服务于创收业务;一般法务组,负责处理其他一切事物:合规、一般公司法务、雇用、诉讼等等。这种模式在某些环境下也许可行,但在惠普这样专注于发展创收业务的公司并不适合。”
You must be a
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
to read this content, please
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
today.
For group subscribers, please click here to access.
Interested in group subscription? Please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