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资深女性律师分享了她们职业生涯中的成功与挑战。作者:王雪晴、Vandana Chatlani

国俗话说,“女性能顶半边天”。但对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女律师们来说,她们肩上的责任可能更多。虽然性别平等这一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女性专业人士仍然需要比她们的男性同行付出更多以在职场中获得相同的晋升,更不用说亚洲一直存在着“女性应承担更多家庭责任”这一传统。本篇文章中,我们收集了10位亚洲女性法律精英的人生故事,她们是披荆斩棘的战士,是一群能撑起
不止半边天的女人们。


王霁虹,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

人生的无限可能

从媒体编辑到基础设施和能源行业的专家,她的角色转变印证了她正确的人生选择

“总的来说,律师行业本身就是男性主导的行业。就我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来说,女律师更加少。女性律师在竞争的时候是天然地处在劣势,特别是当你在业内还没有名气的时候。

但我觉得中国目前有一个新趋势,就是能晋升到合伙人的女律师越来越多了。我的团队里女生就很多,尽管招人的时候有时出于出差方便等原因想招男生,但面试之后往往还是发现女生优秀。应该说中国女性的素质越来越高,我们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了。

王霁虹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

我1990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地去了《法制日报》担任编辑,一干就是10年。当时虽然也还算是在中国律师的圈子里,但总觉得是在外围。想着自己学了四年法律却没有真正地实践法律,心中还是一直蛮遗憾的。

32岁时,我在一个律师年会上遇到了陶景洲律师,他当时是美国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他看中了我的媒体背景,在他的说服下,我成了《法制日报》第一个辞职的人。然而去的第一天就傻眼了:放眼望去,整个律所除了陶律师和他的秘书,以及几个资深律师,就属我年龄最大,这给了我很大压力。

我当时是负责律所的市场和媒体协调(marketing, media coordination)这一块,不同于许多人从律师助理开始起步。事实上,这一角色让我有机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到了外国律所如何去做业务推广,如何去开发并留住客户。外国律所对客户和业务的那份敬畏心、执着心和团队协作机制,对我今后职业生涯的影响非常之大。

2002年,正好建纬律师事务所要在北京开分所,我便从高特兄弟出来负责筹办。建纬所是中国当时第一个专注于建设工程和房地产的专业律师事务所,刚去的时候,我连工程合同里的甲方乙方是谁都不知道,是完全的门外汉。

进入中国所的前两三年时间,我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全部都是去上各种学习班。当时没觉得苦,反而觉得挺充实的。这之后,我有幸中选了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等项目,从此和建筑领域结下不解之缘。这一干就是将近20年。随着市场的变化,我的业务也逐步从建设工程的乙方调整到甲方,并以此为起点,逐步进入了房地产、基础设施、能源、环保和‘一带一路’等领域。

You must be a 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subscriber to read this content, please 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subscribe today.

For group subscribers, please click here to access.
Interested in group subscription? Please contact us.

你需要登录去解锁本文内容。欢迎注册账号。如果想阅读月刊所有文章,欢迎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成为我们的订阅会员

已有集团订阅,可点击此处继续浏览。
如对集团订阅感兴趣,请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