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助内地实现环保节能型增长

作者: 胡盛龙, 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署
0
1579

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但在许多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密集的制造业活动导致的污染、高强度能源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也使绿色科技公司的低碳投资有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

中国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了阻碍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2010年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由温家宝总理撰写并于2010年10月15日呈报中共中央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明确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10大因素,即:

  •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 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 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服务业不足;
  •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
  •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
  •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胡盛龙 华北投资推广总监 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署
胡盛龙
华北投资推广总监
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署

针对上述问题,中央政府建议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侧重10大领域,其中第五项正是“促进节能环保”。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能源消耗就要增加1%甚至更多。若持续如此,中国将需要增加2.5倍的能源消耗,才能实现其2020年的经济目标。

现时中国的人均GDP为4000美元,而中国计划在2020年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的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政府确立了七大重点产业,并将努力将其在2015年对GDP的贡献率从2%提高至8%。其中三个产业属于绿色产业,即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我们预计这三个产业都将获得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七大重点产业按重要性顺序排列如下:新能源(核能、风能和太阳能);节能环保(达到减少能耗的指标);生物科技(药品和医疗器械);新材料(稀土和高端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宽带网络、互联网安全基础设施和网络融合);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和电信设备);新能源汽车。

市场机会

为将珠三角地区改造成“绿色”区域,有关部门已采取了不少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其中就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名为“清洁生产伙伴计划”的五年期倡议。该计划于2008年4月提出,并由特区政府出资,旨在鼓励并协助珠三角地区的港资企业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和运作方式。珠三角地区目前约有五万家港资工厂,到2018年该数量预计会翻一番。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负责与其他环境技术服务提供商合作实施该计划。计划可用资金总额逾9300万港元(约1200万美元),符合条件的工厂可以申请资金开展下列项目:

实地评估 工厂可以申请资金支持,用于聘请环境技术服务提供商实地考察节能潜力,并提出有关节能减排和减少材料消耗的可行的解决方案。特区政府将补助50%的评估费用,最高不超过1.5万港元。

示范项目 工厂可与环境技术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展示范项目,通过安装设备和调整生产工艺来展示清洁生产技术的效益、成本和潜在回报。参与此类活动的工厂需向其他工厂分享项目的成果和经验。特区政府将补助50%的项目费用,平均每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6万港元。

验证改善成效 已改进了节能减排流程的工厂,可以申请资金支持,用于聘请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验证改进项目的成效。资金支持上限为每个验证项目1.5万港元。

节能环保意识推广

除直接提供资金补助外,在该计划下还将不定期举办交流会、学习课程、培训研讨会和讨论会、会议和展览等,以增强工厂管理层对清洁生产技术和实践的意识和知识。

香港对绿色科技公司而言是一个绝佳市场。由于建筑和运输耗能最多,对建筑进行能耗评估和改进可获得补贴,同时亦有措施鼓励减少燃料使用。电动汽车可免交首次登记税,符合环保条件的汽油动力汽车也可获首次登记税优惠。同时,特区政府一直与电力公司密切合作设置电动汽车充电站,预计到2012年6月底能设置一千多个充电站。此外,特区政府还颁布《建筑物能源效益条例》,以确保建筑物符合节能标准。

区位优势

香港作为发展绿色产业并向内地市场出口服务和技术的技术平台,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杜邦太阳能、科锐、深圳比亚迪、创益太阳能以及Humdinger Wind Energy等公司都已进驻香港,以把握未来的商机。公司在香港设立基地能得益于更低的税率、更简单的税制、稳健可靠的法律体系、开放自由的经济体等。此外,由于香港毗邻珠三角制造基地,这也是在香港从事高附加值活动的另一个突出优势。

胡盛龙在香港政府投资推广署担任华北投资推广总监

investhk_logo中国北京西城区地安门

西大街71号

No. 71 Di’anmen Xidaji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邮编Postal code: 100009

电话Tel: +86 10 6657 2880

+800 988 1000

传真Fax: +86 10 6657 2062

www.investhk.gov.hk

电子信箱E-mail:

enq@investhk.gov.hk

Matt_SL_Hu@bjo.gov.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