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的债券或许是目前许多人避之不及的,但投资者并非对希腊的一切都不屑一顾。事实上,尽管欧元区危机正在不断恶化,但欧洲各国政府和公司已纷纷开始出售其资产(通常是以较低的价格),引来了不少正在搜寻廉价资产的买家。所以,越来越多的亚洲资金正乘势西进,在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寻找盘踞之地。
中国投资者当然也不甘落后,他们正争相前往欧洲,寻找能带回中国的品牌和技术;那些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正寻找能提供长期收益的资产,以分散其投资风险,不必再以美国国债为其资金的主要避难所。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投资者应关注哪些国家、行业?他们应收购什么?他们会得到什么回报?他们又该怎样处理购得的资产?
不过利与弊往往是相伴相生的。欧元危机下,堆积如山的主权债务正实实在在地威胁着欧元的未来。目前希腊等一些国家正笼罩在债务违约的阴霾下,个别国家的确有可能不得不完全退出欧元区。真若如此,中国投资者签订的以欧元计价的合同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会在本期的《祸兮福所倚》一文中探讨这个棘手的问题。
本期第二篇文章探讨外资在中国国内的合规监管问题。在文章中,普衡律师事务所的Ligorner律师认为,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公司由于缺乏一套全面的劳动规章制度的保护,在开除不守规矩的员工时往往被其反咬一口,最终只能是追悔莫及。总体而言,中国法律对劳动者的保护水平要高于西方国家,尤其当雇主是外资企业时。所以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应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公司。重要措施包括:制定公司合规方案;提供岗位培训,教导员工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确保不留纰漏;作定期风险评估,以便建立一套全面的合规体系。管理者若采取了这些措施,在因腐败、贿赂等严重罪行而解雇员工时,就可避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的风险。
在本期的“谈商论法”栏目中,我们采访了顾培基律师。顾律师是《商法》编辑委员会成员、法国食品饮料生产商达能公司的中国区法律总顾问,也是顾家的第三代律师。在其带领下,达能公司法律团队在不久前结束了达能与其前中国合资伙伴娃哈哈集团之间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他介绍了其公司人数不多的法律团队是如何应对诸多问题的,比如政府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在此,《商法》感谢顾律师与我们分享他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