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商标恶意抢注可谓2014年5月1日实施的《商标法》第三次修正案的亮点之一。新法已实施近一年,商标抢注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但是,新法部分条款的适用还有赖于司法解释等细则的进一步明确。实践中,对大规模抢注、将公众人物姓名、知名作品及角色名称注册为商标等问题仍存在法院裁决结果截然相反的情况。
2014年,中国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于几个涉及商标抢注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虽然还没有最终定稿和施行,但从业者普遍认为征求意见稿对进一步遏制商标抢注将具有
重大意义。
大规模抢注
利用申请在先原则,将大量国内外知名品牌、公众人物姓名抢注为商标,随后通过转让获取高额回报的社会新闻催生了一批职业注标人,他们抢注商标仅为牟利,而并非使用。这些抢注行为俗称“大规模抢注”,在给权利人带来损害的同时,也有损中国的国家形象。
一些案件中,裁判机关认为抢注人注册其他与涉案商标无关商标的行为与正在审理的案件无关联性,进而否认大规模注册人的主观恶意,从而作出了准予或维持商标注册的裁决。另外一些案件中,裁判机关有的适用“不良影响”条款,有的则适用“不正当手段”条款对这种行为予以否定评价。由此可见,对大规模抢注的法律适用仍存在较大争议,亟待明确。
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商标注册人明显缺乏真实使用意图,大量申请注册与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有一定知名度的地名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缺乏正当理由申请大量商标,商标评审委员会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及“不正当手段”的规定不予注册或者宣告无效的——法院予以支持。上述规定的出台显然将为权利人及裁判机关在处理大规模抢注问题时提供了明确指引。
公众人物姓名
一段时期,姚明、刘德华等文体明星的姓名均被他人抢注为商标。实践中,裁判机关对于抢注公众人物姓名行为的认定主要有两种观点:1)将公众人物姓名注册为商标,容易误导公众,因此直接引用“不良影响”条款,给予否定评价;2)抢注公众人物姓名,不涉及公共利益问题,特定的民事权益的维护有赖于权利人自己主张。例如在笔者代理的“雲迪”、“莫华伦”案件中,商标注册审查部门均未依职权主动驳回,而是通过权利人自己主张权利,使
抢注商标无效。
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商标评审委员会在驳回复审程序中,认为他人未经许可将公众人物姓名等申请注册为商标,可能造成其他不良影响而不予核准注册的——法院予以支持。这意味着,今后针对抢注公众人物姓名,商标注册审查部门可依“不良影响”规定进行驳回,而并不以权利人提出主张为必要条件。
知名作品、角色
长期以来“机器猫”、“007”等知名作品、角色名称被抢注为商标的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但却常常面临于法无据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2001年及最新的《商标法》尽管均有注册商标不得损害在先权利的规定,但知名作品、角色名称并不被理解为“在先权利”。实践中,有相当数量的案件,裁判机关因无明确法律依据而准予或维持了抢注商标的注册。部分案件中裁判机关适用“不良影响”条款驳回被抢注商标,如“哈利波特”案;也有少部分案件裁判机关依“在先权利”条款进行了裁决。
对此,征求意见稿明确,作品名称、作品中的角色名称等虽不构成作品,但具有较高知名度,将其作为商标使用在相关商品上容易导致相关公众误认为其经过原作品权利人的许可或者与原作品权利人存在其他特定联系的——当事人以此主张构成受商标法保护的在先权益,法院予以支持。上述规定将讨论多年的“商品化权”纳入“在先权利”的范畴,可谓一大突破。
除上述内容之外,征求意见稿中还有不少与商标抢注有关的条款,篇幅所限,在此不能详述。笔者认为,申请在先原则是中国立法机关经过权衡后的一种立法选择,但僵化适用该原则,势必使“抢注”愈演愈烈,放任这种行为实际上违反《商标法》的根本立法目的。值得欣喜的是,中国最高法院已注意到上述问题,征求意见稿的出台
实为有的放矢。
作者:润明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王亚东、合伙人陆蕾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
新华保险大厦1804室
邮编:100022
电话: +8610 65693511
传真: +8610 65693512/13
www.runminglaw.com
电子信箱: wangyd@runminglaw.com
lul@runmingl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