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商法》探讨企业在进行重组及重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和挑战。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变幻不定的全球经济气候,今时今日的企业必须为可能出现的资不抵债状况做好准备。尽管生意兴隆是所有人的愿望,但世事未必尽如人愿。文章《生死关头》指出,许多中国企业将“破产”视为一个负面词语,但事实上,进入破产程序未必意味着企业生命的终结。相反,法律专家表示,在破产机制下进行重组及重整或许能帮助企业焕发新的生机。不过重整意味着与债权人、股东、新引入投资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进行艰苦的磋商,能否协调各方利益决定着重整的成败。搭建有海外架构的中国企业还可能受到其他法域破产机制的管辖,使重整过程更加复杂。
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准备好应对全球贸易中的新变数。贸易保护主义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抬头,并且这一趋势很有可能会持续。果真如此,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能会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章《攻守博弈》指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税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出口商采取的最常见的两种贸易救济措施。法律专家表示,钢铁和化工产业常常成为贸易监管机构的目标,高新技术行业的产品也容易受到贸易调查。中国出口商需要对可供运用的反击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该专题报道还包含了对一些重要案例的分析。
本期月刊还包含一篇由资深企业法务撰写的文章,来自刚退休不久、曾在一家跨国企业担任助理总法律顾问的潘琪。在《脱颖而出》一文中,潘先生就企业法务如何在业务能力方面更上一层楼分享了自己的多年经验。他表示,企业法务的真正客户是其所在的公司,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需要通过服务业务同事来为公司服务。对企业法务而言,如何处理好法律问题与业务问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是企业法务更高层次的一种能力。
最后,人工智能正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革,律师也不例外。《机器智能的崛起?》探讨“预测编码”技术的影响。预测编码是一种协助律师进行文件搜索、挑选和分类的技术。尽管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数字化证据开示的效率,但该文作者认为,该技术会继续是律师的超级助手而非完美替代。